English

文学青年今何在

1998-07-2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“文学青年”在中国曾经是个很时髦的词,尤其是在80年代,无论是在影视中还是小说中,包括在现实生活里,那时我们常常听到某男青年(或女青年)骄傲地说:我喜欢文学。

现在还有“文学青年”吗?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是否应该首先弄清什么叫“文学青年”。似乎“文学青年”本来不存在如何定义的问题,凡是喜欢文学的青年,就可称之为“文学青年”,以热爱不热爱文学为标准,南京作家叶兆言如是说。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评论家孟繁华有不同的意见,他认为“文学青年”是指那些热爱文学并有志于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,却没有受过高等院校中文系专业训练的青年。原国家教委教学大纲中规定:中文系是主要培养从事语文、文艺活动的专门高级人才的地方,所以凡受过中文专业训练的青年不能算在“文学青年”之列。

中文系毕业的青年不能算“文学青年”,那么在90年代还剩下多少“文学青年”呢?叶兆言认为,若说90年代的“文学青年”少,恐怕也不是那么绝对,我看那些“征婚广告”中自称热爱文学的青年也不少嘛!喜欢文学毕竟是一种时尚,无论在哪个年代,附庸风雅,“风”和“雅”都和文学有关。

说“文学青年”在90年代减少了许多,是和80年代相比较而言的,以中国人口为世界之最来讲,中国的“文学青年”绝不会比任何国家少,况且中国民间一向有崇尚文学和文化的传统。只是时代的价值标准变了,使人们骤然感到“文学青年”在今天已急剧减少。实际上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,只要看这个时代漂亮女人的择偶标准就可断定:70年代时,漂亮女人以嫁一个部队的连长、排长为荣;80年代时,以嫁一个大学生或研究生———总之是要有文凭的人为上策;90年代时,就要嫁“大款”了。从漂亮女人的择偶标准中,也可以判断出一个时代青年人的志向和趣味。一个社会的流行语是一个社会时尚的标志,80年代时,“文学青年”代表崇尚文化、追求思想、心灵丰富等含义,而到了90年代,说一个人是“文学青年”就多少带着点贬义,代表着此君是个苍白的、病态的、流浪的,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穷小子。文学不能赚钱,“文学青年”在今天代表着一个没有能力的人。从80年代和90年代对“文学青年”这种矛盾的看法上,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价值标准的差异。这种变迁无处不在,也反映在青年们考大学时对专业的选择和就业分配上。另外,据统计数字表明,如今有95%的家长反对孩子嫁个作家或娶个作家。

“文学青年”这个词,并非80年代才有,只是在80年代达到了人数最多,这和当时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地位有关。孟繁华说,80年代的文学热是对“文革”的一种反拨,“文革”压抑了文学多样化的可能,也极大地压抑了人性,改革开放以后,在“文革”时视为禁区的所有领域用文学作品表现出来都会引起轰动,人们用文学宣泄各种各样的感情,作家和诗人几乎是民族的英雄,刘心武、舒婷、北岛等成为社会的代言人,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,喜欢文学自然形成一种风气和时髦。叶兆言认为,80年代有那么多热爱文学的青年是虚假的现象,是“伪文学青年”,因为那时没有足球热,没有卡拉OK,没有各式各样的娱乐来消遣,而90年代却有选择的自由,今天的青年有许多东西可供选择,完全可以不热爱文学。如果仍然有青年热爱文学,那么这种选择才是真实的、正常的。

在工商业发达的社会中,经济总是作为社会主体,当企业家、管理者受到极大重视和尊重的时候,文学和作家就会淡出,甚至遭遇冷淡。工商社会以大众文化为主,大众文化就是模式化,文学不再有居高临下的地位,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这是社会合力的结果,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。而90年代的文学并非那么不堪,认为“文学疲软”是对文学期望过高。对文学边缘化这一点,叶兆言和孟繁华都觉得本应如此,如此才正常。

然而,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晓明对这一切还有另外的解释。他认为,无论在哪个社会,喜欢文学总是一个正当的嗜好,社会学对此有个专门名词叫“文学人口”,即指一般文学作品的消费者,主要是指那些常进书店、买这类书的人口(不包括通俗文学)。其中比较年轻的人就可称之为“文学青年”。任何时期都有“文学人口”,里面一定有“文学青年”,“文学青年”带有一些共同的特征,比如有理想、有热情、好梦想、单纯、对人生的阴暗面缺乏了解,有幼稚的、不定型的一面,还没有最终选定自己的职业等。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过一个“文学青年”的时期,正所谓“18岁时都是诗人”,有人最终从事了文学职业,成了知名作家或诗人,有人终其一生是文学爱好者,有人走出文学梦选择了别的行业。在一个“趋利”的社会中,报考大学的学生往往随着潮流走,被家长强迫选择容易就业、谋生的专业,有许多职业上的错位,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爱好,“文学青年”的减少有这种原因。

据有关报道,近日河北省某大学规定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阅读若干本中外名著,而学生们反对,他们认为这是浪费时间,阅读中外名著并不能帮助他们找到称心合适的职业。但校方表示仍然会坚持这项规定。

王晓明对这则消息感慨良多。他说,在一个经济社会中,金钱主导一切,这样的社会靠什么维持和发展呢?一个正常的社会必须培养有创造力、有思想的人才,这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标志。金钱当然很重要,但金钱使人狭隘,天平的两边若不平衡,社会问题就会非常严峻。在美国的各大学里,都开设有公共课程,学习西方文化的经典,包括从古希腊——马克思——萨特等西方文学、历史、哲学、经济的几十本至上百本经典名著,这些经典著作里有对人类最基本问题的回答,比如道德、伦理、政治等,阅读以后在课堂上讨论,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,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专业技术,又对人生有比较广泛的了解,其视野就不会单纯地被金钱所限。如果我们的社会对这一点没有正确的认识,将是很可怕的,“文学人口”不是一个单纯的、文学本身的问题,因为评判一个社会除了金钱之外还有其他的尺度,精神领域或精神向度的极度萎缩,对抽象的、广阔的、辽远的问题缺乏关注,会使一个社会只有技术,而没有创造性的人才。这种人正是从青年时期就应该培养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